9.5万亿资产背后的战略定力 透视中信银行业绩“含金量”
“总资产超9.5万亿元;营业净收入同比上升3.8%;净利润同比增长2.3%。”这组亮眼数据,来自中信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成绩单。
同时备受关注的,还有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在年报发布会上的精彩观点。3月27日上午,在中信银行总部大楼,方合英携管理层就2024年业绩回答分析师和媒体提问。他表示,2024年,中信银行交出了营收利润“双增”、存贷量价“双优”、不良拨备“双稳”、对公零售客群量“双升”的成绩单。
“营收增长不是依靠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实现的,而是通过更优的业务结构和更精细的管理来实现的,这增加了营收增长的含金量。”方合英娓娓道来,匠心入微,字字珠玑。能够明显感受到,中信银行均衡、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形象愈加清晰。
营收利润“双增”,息差跑赢大市
息差下行,营收增速放缓......当一系列行业性趋势摆在各大银行面前时,穿越周期的稳健成为经常被提及的经营要点,是测试银行经营业绩“含金量”的试金石。
何为“稳”?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信银行2024年仍然保持了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在银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普遍放缓,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下降的大环境下,中信银行营业净收入2136.5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85.8亿元,同比增长2.3%。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信银行营收的正增长,使利润增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何为“健”?与同业银行利润和拨备覆盖率普遍“一增一减”的情况相比,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209.43%,较年初增长1.84个百分点,达到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的提升增加了利润增长的“含金量”。如果把效益和资产质量指标放在一起比较,中信银行2024年营收、利润、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四项指标均实现正向变动,这在A股上市银行中屈指可数。
上述一系列成绩都是中信银行对“稳”与“健”的诠释。作为同业中最早提出“稳息差”的银行,即便在市场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中信银行也毫不动摇坚持“量价平衡”经营哲学。
2024年,中信银行继续从存贷两端发挥合力,存贷款增长与价格变动实现了“双优”,2024年净息差降幅为近五年最低,连续三年跑赢大市。
在业绩发布会上,方合英总结道,银行最终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通过“稳息差、拓中收、稳质量、拓客户”齐抓共治,中信银行效益增长的逻辑越来越清晰,同时这一逻辑也不断通过经营业绩得到了验证和加强。
聚焦“五个领先”,业务格局更趋稳固
“一家银行如果结构是合理的,发展越快越好,反之则不然。”在近年的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高管多次强调,业务结构是衡量一家银行成长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的核心标准。
2024年,中信银行发布了新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全面建设‘四有’银行,跨入世界一流银行竞争前列”的战略愿景,提出实施“五个领先”银行战略,即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领先的数字化银行。
在规划执行首年,中信银行牢牢把握“中信协同”这一独特优势,在零售、对公和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中信银行纵深推进“零售第一战略”,提升公司业务竞争优势,强化金市业务价值贡献能力,三大板块营收占比接近4:4:2,“三驾齐驱”的业务格局更趋稳固。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在“财富管理、综合融资、交易结算、外汇服务、数字化”五个领域都树立起中信特色。
2024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中信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近2万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创9600亿元市场历史纪录;交易结算金额与活跃客户数站稳同业前列;国际收支、结售汇量、跨境电商规模突破历史新高;科技投入超百亿,“业技数融合”“敏捷组织变革”带来的效能正在加快释放……
“2024年,我们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更是在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资本实力、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中信银行稳健均衡可持续的发展面更加清晰、更加鲜明,三驾齐驱的格局更加成型,发展增长更有逻辑,构建起特色化的综合经营模式。展望2025年,我们将延续价值银行经营理念,遵循规律,加强逆周期管理,有信心跑赢大市,向跨入一流银行竞争前列目标迈进。”方合英说。
风控能力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在近年来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银行实现稳健经营、长远发展的核心就在于要紧跟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既要满足不断提升的金融服务需求,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2024年中信银行迎难而上、难中求成,资产质量稳健向好。业绩报告显示,该行不良贷款率1.16%,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达近10年来最好水平;拨备覆盖率209.43%,较年初上升1.84个百分点,达11年来最好水平。
中信银行表示,加固内控合规体系,风险管理既要善于“应对变量”,更要善于“驾驭变量”,既要精于“处置风险”,更要精于“经营风险”,让风险管控不断减少“价值消耗”,提升“价值创造”。
近年来,中信银行坚持“稳健审慎”“质量为重”,追求滤掉风险的收益。先后实施了行业研究、授信政策、审批标准、营销指引、资源配置“五策合一”,建立了专职审批人、“两个主责任人”等机制,坚持“能力为本”“与时俱进”,主动迭代健全风控体系,提升管理能力。
面对2024年银行业零售风险压力上升的大趋势,中信银行提早从机制、准入、模型、处置等多方强化管理,37家分行全部配齐内嵌风险主管,第一时间强化“风险+业务”联防联控机制,并及早处置不良。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零售资产质量已边际好转,预计2025年零售资产质量将保持稳健。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跨越“10万亿”资产里程碑前的中信银行,既振奋于自身的发展壮大,又深感使命责任的愈加厚重。
中信银行表示,将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中信力量”。
-
政企协同科技赋能 筑牢春茶冻害"防护网"
3月下旬,面对即将来袭的“倒春寒”,中国太保产险台州中心支公司提前启动政企协同响应机制,在当地监管部门、农业部门的统筹部署下,联合气象部门搭建农业灾害预警平台,向茶叶、柑橘等特色产业农户推送低温防御指南,指导农户做好抗寒保产工作。3月30日仙居县突发大雪,中国太保产险仙居支公司迅速联动县农业农村局、气象局、监管支局及安岭乡政府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茶园一线查勘灾情,同步组织茶农开展积雪清理、芽叶抢摘及叶面肥喷施作业,最大限度保住春茶产量。
넶0 2025-04-03 -
“新新向荣”新华保险与新东方前途出国达成战略合作 共创“保险+教育”服务新生态
2025年4月2日,新华保险与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在北京新华保险大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新华保险党委副书记、总裁龚兴峰,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孙涛出席活动并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华保险党委委员、副总裁秦泓波、新华保险执委会委员、总裁助理刘琛、新东方前途出国助理副总裁明磊,以及各相关部门、业务领域负责人出席活动。同时,新东方前途出国42家分公司和新华35家分公司、8家中心支公司的领导同事,相聚于各地新华保险分公司会场,通过视频的方式共同见证和开启本次战略合作。
넶4 2025-04-03 -
新华保险2025年客户权益体系焕新升级
2024年,新华保险围绕“医康养财税法商教乐文”十大领域布局服务生态,陆续推出“新华尊”、“新华安”、“新华瑞”和“新华悦”等品牌,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2025年,客户服务权益体系焕新升级,提供更全面、丰富的守护服务。
넶3 2025-04-03 -
在“浙”里看中国人寿以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
蛇年开局,“民营经济”成为全国两会及当前舆论关注的重点热词,尤其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释放中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积极践行“一个国寿 一生守护”经营理念,充分发挥业务功能作用和综合金融优势,致力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保险+投资+银行”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넶15 2025-04-02 -
结构化能力提升 系统性优势渐显中信银行打造金市业务转型新样本
3月27日,中信银行召开2024年业绩发布会。该行管理层表示,中信银行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得到巩固,稳健、均衡、可持续的发展面更加清晰。
넶5 2025-04-02 -
中信银行台州分行:让金融春风遍拂民营企业大地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传递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넶4 2025-04-02 -
中国人寿寿险浙江公司:普惠金融之光,照亮民生与经济发展之路
近日,中国人寿在杭州举办“一个国寿 一生守护——金融活水润泽民营小微” 新闻发布活动。中国人寿在浙有关机构负责人分别向媒体作发布。其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业务总监、寿险浙江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叶寿华,就中国人寿寿险浙江公司在服务民生、普惠金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果作发布介绍。
넶5 2025-04-02 -
被保险人去世 2万多生存金和退保金无人领取怎么办?
被保险人去世,因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离世,导致已失效的保单产生的2万多生存金和退保金一直无人领取。为了践行公司的诚信服务的承诺,顺利将客户这笔弥足珍贵的保险金送到受益人手中,近日,平安人寿台州中心支公司的理赔人员陈茂金煞费苦心,多次辗转至五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家中,成功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解决了身故亲属保险金继承难题,获得了客户的好评。
넶3 2025-04-01 -
金融科技、医疗健康行业"全球专利人"榜单揭晓 中国平安揽获双榜首
稿件来源:平安人寿浙江分公司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发布了《金融科技行业2024年专利分析白皮书》和《医疗健康行业2024年专利分析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并揭晓了2019至2024年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两大行业的全球专利人TOP10榜单。榜单显示,中国市场在两大行业均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医疗健康领域,中国专利量在全球占比高达51.7%。而在全球专利人榜单中,中国平安凭借领先的专利数量,位列两大行业榜单之首,并在众多核心细分领域的专利排名第一,展现出前沿技术创新及场景应用方面的深厚积累和领先实力。넶4 2025-04-01